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为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主要通过性传播。HIV分为HIV-1和HIV-2两种类型。
HIV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易引发条件致病菌感染和恶性肿瘤。目前虽无有效疫苗和治愈药物,但已有较好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预防是艾滋病防治的关键。
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症状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虚弱、盗汗,全身淋巴结肿大明显。体重在3个月内可下降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消瘦显著。
其他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如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以及皮肤和粘膜损害等。
三、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1)血液传播: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使用被污染且未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等,都是非常危险的。共用未消毒的注射器针头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2)性传播: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性接触,都会导致病毒传播。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性交时的黏膜摩擦可使病毒进入未感染者血液。
(3)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在怀孕、分娩或通过母乳喂养可能会将病毒传给婴儿。
四、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接触方式
咳嗽、打喷嚏、谈话、蚊虫叮咬、共同进餐、同住、同用一个浴池、坐便器等不会传播艾滋病。
五、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尽管艾滋病是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通过个人防护可以预防。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根本的预防措施。
2、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疗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3、拒绝毒品,不共用注射器,是防止感染和传播的重要措施。
4、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经过检测的血液和制品,并使用一次性或严格消毒的器具。
5、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通过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感染风险。
6、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早期发现感染者的重要措施。
7、关爱、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鼓励他们参与防治工作,有助于控制艾滋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