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院推拿科中医师 邹天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身身体健康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骑行锻炼。骑行过程虽然美妙,但是不合理的运动方式却往往会造成骑行后腰痛的发生、发展,着实让诸多骑行者叫苦不迭。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及治疗骑行后腰痛呢?
骑自行车为什么会腰疼?
腰肌劳损以及腰背肌筋膜出现炎症。骑行时,由于身体前倾姿势以及前期对于腰背肌肉没有做好充足拉伸,腰背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过度牵拉、紧绷,造成肌肉紧张及无菌性炎症的出现,容易诱发腰部疼痛。建议骑行者调整好车架高度及舒适的运动姿势,避免骑行姿势下的腰背部过度拉伸。疼痛明显时,停止骑行并适当休息,也可通过局部按摩、热敷缓解不适,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止疼药物,如塞来昔布胶囊、布洛芬胶囊等。
核心肌肉不稳定。核心肌肉群是自行车手保持稳定的关键力量。当核心肌肉群虚弱或功能失调时,腰背部肌肉就会弥补不足,从而引发腰背部肌肉的疲劳,继而引发骑行后腰部疼痛。建议骑行者日常注意避免久坐,加强核心肌群锻炼如练习卷腹等动作,也可使用针灸、推拿等方式针对性加强深层肌肉的力量,从而提高运动表现。
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是两节腰椎之间的海绵状物质,椎间盘的弹性作用具有良好的缓冲减振效应,在人们跳跃、从高处跌落等身体垂直运动,或者是肩背腰部突然负重时,腰椎间盘可以产生吸收震荡和逐渐减压的作用。长时间的腰部使用不当可以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发展。骑行后,腰痛可能是椎间盘问题,椎间盘突出会压迫腰部神经,导致腰部疼痛及下肢麻木、刺痛或灼痛,甚至会出现下肢肌肉力量减弱及萎缩。若骑行后出现相关症状,需至医院就诊并完善相关检查,确定突出节段及突出范围,根据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约85%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通过推拿、针刺及理疗等保守疗法获得满意的疗效。
呼吸机制缺陷。人类主要的呼吸活动由肋间肌肉及人体横膈膜协同帮助扩张胸腔,为肺部腾出空间,从而保证呼吸的顺利进行。骑行时,由于大量的呼气换气,导致原有呼吸肌不能顺利保证呼吸运动的流畅运行,需调动腰背部肌肉协同进行呼吸运动,从而导致腰背部肌肉紧张及疼痛的存在,日常表现为骑行时可伴随呼吸节律出现腰背部疼痛,疼痛的发生发展与呼吸运动紧密相关。建议骑行者日常做一些基本的横膈膜呼吸练习,重点是吸气时扩张腹部,可以帮助改掉不良的呼吸习惯,更好地锻炼相关肌群的力量。
骑行姿势的异常。骑行时的一些发力动作,如摇车冲刺等,可能会给臀部和背部带来过度压力。骑行时车座设置太低或太高会使骑行者伸手进一步去抓住车把,容易拉伤背部及限制呼吸,并给腰臀部肌肉带来额外的负荷,从而诱发腰痛。骑行时膝关节需要保持中立姿势,长时间膝关节内外翻的骑行姿势会导致一侧腰臀部牵扯痛,诱发膝关节半月板磨损。建议骑行者在骑行前及骑行后做好拉伸训练,并加强腰臀腿部肌肉的日常力量训练。骑行时腰背部避免长期维持同一个姿势,将车架及车座调整至舒适的范围,同时避免膝关节内外翻。
臀部不稳定。久坐时,臀部大部分时间处于弯曲姿势,容易导致骨盆姿势异常及周围肌肉力量薄弱,从而在骑行中进一步拉动下背部,引发腰部疼痛及臀部疼痛。通过手法治疗可放松局部肌肉,并解决骨盆前后倾及行走时臀部扭动等日常姿势问题。
(来源:2024年8月27日《京江晚报》慢周刊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