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院检验科免疫专业主管 白玉
在一次某单位组织的体检中,一名32岁的女性甲胎蛋白(AFP)检测结果异常升高,远超正常范围。为该女子体检的市中医院安排检验科工作人员复查结果,确认无误后迅速联系体检中心工作人员了解该女性的情况。经过沟通,了解到该体检人员目前妊娠22周,在排除了其他可能的疾病后,医生考虑该孕妇正处于妊娠期,推测AFP升高可能与妊娠有关。很多人认为AFP升高必定跟肝癌有关,其实不然。发现AFP升高莫要慌,科学解读才是关键。
AFP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在胎儿血液循环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出生后则下降,至生后2-3个月,AFP基本被白蛋白替代,血液中含量极低。AFP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运输、作为生长调节因子的双向调节功能、免疫抑制、T淋巴细胞诱导凋亡等。在成人血清中,AFP含量极低,一般低于20纳克/毫升。但是,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AFP就成了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较特异性指标。
AFP升高的原因有:妊娠,这是因为AFP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分,是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质,因此,妊娠期妇女AFP的升高是一种正常现象,通常不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影响;肝病,包括肝炎、肝硬化等肝病都可能导致AFP升高,这些情况下,AFP升高通常伴随其他肝功能指标异常,以及可能的身体不适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等;恶性肿瘤,AFP升高最常见于肝癌,特别是原发性肝癌,AFP可用于肝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
除了上述几种情况,AFP升高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比如不合理的饮食等。因此,当发现AFP升高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师指导下积极配合做相关检查,以免耽误病情。
(来源:2024年6月18日《京江晚报》慢周刊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