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中医院
 
如何打响保胃战且看中医来支招
【作者:镇江市中医院】 【发布时间:2024-04-23 09:32】 【阅读次数:236】
 

市中医院脾胃病内科(消化科)住院医师 赵元培 

      脾胃是一对相互协调的器官,中医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是消化系统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正常的脾胃功能决定着人体对营养的摄取和利用,对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脾胃出现问题,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泻、便秘等症状。

      脾(胃)为后天之本。很多疾病或者还未成为疾病时,人体不舒服的状态,都是因为脾胃失调。胃主通降,以降为顺。食物必须依赖胃通畅下行的作用,才能促进消化及糟粕的排泄。胃部不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相比于治疗,日常养护更为关键。

      保护胃健康,在于日常的关注和保健。为大家介绍几个健胃养胃的穴位。

      第一,规律饮食是养胃的关键。规律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胃部正常的生理功能。建议每天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同时,饮食要清淡,避免过多的油脂和辛辣食物对胃部的刺激。早餐最佳时间段7:00-8:30,早餐要注重食物质量,尽量多吃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避免高热量和油炸食物。午餐最佳时间段12:00-13:30,食物可以更多样化,菜肴方面,以素菜为主,同时搭配一些荤菜,主食必须要吃,粗粮搭配细粮会更好。晚餐最佳时间段18:30-20:00,吃低热量、饱腹感强、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粗粮、果蔬,不可不吃晚饭。加餐时间段15:30左右,下午茶可以选择一些水果、坚果或者奶制品,以增强饱腹感。

      第二,日常关注和保健很重要,可以尝试按揉几个健胃养胃的穴位。

章门穴。章门穴位于腹侧,腋中线第十一肋骨端稍下处,屈肘合腋时,当肘尖尽处。越是脾胃功能异常的人,按揉这个穴位越酸痛。按揉手法:双手放在髂骨和肋骨之间,有节奏地揉捏,可稍用力,左右两边交替进行,力度以出现酸痛或刺痛的感觉为宜。没有时间限制,可经常按一按。作用:调理脏腑、疏肝健脾、理气散结及清利湿热,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肠炎泄泻、肝炎、黄疸、小儿疳积等症状。

鸠尾穴。鸠尾穴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脐上7寸。按一按,可以松懈腹直肌,养心又暖胃。按摩手法:由上往下刮拭,松解腹直肌,改善胃肠功能。一般刮5-10分钟,有酸胀感为宜。作用:对同时有心慌、气短、胸闷,以及胃脘部症状的人群特别适用。

      内关穴。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中央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手法:按压内关穴,在治疗胃痛时以疼痛缓解为度。在日常保健时,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按压3次。作用:理气止痛、和胃止呕,对胃痛伴有恶心呕吐者最为适宜。

(来源:2024年4月23日《京江晚报》慢周刊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