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中医院
 
长期失眠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作者:镇江市中医院】 【发布时间:2024-03-26 10:04】 【阅读次数:276】
 

人的一生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良好的睡眠可以使人神清气爽,体力、脑力得到恢复。一旦睡眠出现问题,不仅会导致日间精力与体力不足、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加速身体的衰老,同时还可引发或加重患各种慢性疾病的概率。

失眠是指入睡障碍和维持睡眠障碍,是一种常见病,表现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入睡困难、睡眠深度过短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据调查,我国有38%的人曾患失眠症,多半通过自我调适能很快好转,但如果长期存在就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长期失眠会导致人体疲劳、工作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情绪低落、敏感等,可能诱发焦虑、抑郁,甚至引发精神疾病,部分人群会内耳供血不足伤害听力。长期因失眠处于疲劳状态也会造成身体免疫力下降,感染流行病风险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风险也会升高。

长期失眠会使卒中风险增加 4 倍。有数据显示,失眠人群的卒中患病风险比非失眠人群高54%。还有科学研究发现,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中老年人,发生卒中的风险比睡7—8小时的人群高4倍,尤其是对40岁以上的人而言。

失眠的原因有哪些?

心理因素:比如过于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引起短暂失眠。

环境因素:睡眠环境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良好的睡眠环境可以使人快速入睡。当环境过于嘈杂、光线太亮、温度过高等,都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睡眠不足,甚至引发失眠。

生理因素:每个人的生活作息会受到生物钟的影响,如果因为经常熬夜打乱了生物钟,就无法保持好的睡眠状态。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入睡的容易度会越低,特别是老年人。

疾病影响:一些身体疾病,比如心脏病、肾病、哮喘、溃疡病、关节炎、骨关节病、肠胃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夜间肌阵挛综合征、脑疾病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失眠。

对失眠的恐惧:有的人对睡眠期望过高,对睡眠过分关注,无形中增加了睡眠的压力,反而容易引起失眠。

怎样才能改善失眠呢?

规律作息:制定规律的起床时间和就寝时间。如果白天有午睡的习惯,睡眠时间应控制在15—30分钟。已经进入春季,应当早睡早起。

心理平衡:保持心情愉悦,懂得抒发情绪,释放压力。

饮食健康:多食用养阴之物,比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银耳羹、藕粉等。晚餐和睡前不宜过饱,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浓茶、辛辣刺激或高糖食物。

保持房间良好通风,设置舒适的睡眠温度。睡前1小时左右停用电子产品,减少蓝光刺激。

适当锻炼,白天适当增加日晒,避免睡前过度运动。推荐每周不少于3次适度的体育活动,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内服中药,结合中医非药物疗法,比如针灸、耳穴压豆、按摩等外治法,可安定心神、疏肝解郁、清肝泻火、补肾养心,达到标本兼治、改善睡眠的目的。

物理治疗有光照疗法、生物反馈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运动疗法等,

必要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咨询,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服用镇静催眠药物。

(来源:2024年3月26日 《京江晚报》慢周刊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