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养生的需求,膏方门诊一年火爆于一年。那膏方到底是药,还是补品?膏方该怎么吃?制作膏方,一般分几步?服用膏方又需要注意什么?听听镇江市中医院的专家怎么说。
上周五,记者来到镇江市中医院专家门诊,采访了镇江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大西路门诊部主任俞翔。俞翔告诉记者,膏方是药也是补品,但不能把膏方当成普通的补品,膏方同样是需要医生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充分考虑患者的体质或疾病的性质而开出的既有滋补功效兼具治病防病作用的“个体化治疗”中药复方。
“您老这是阳虚寒痰证,脾肾阳虚证……”当天上午,一名70多岁的徐大爷来找俞翔开方。徐大爷5年前做过冠状动脉搭桥术,近一年来,出现下肢水肿明显,肢体畏寒等症状。俞翔为其搭脉,详细询问身体出现的各种情况。俞翔说:“像他这种情况,抓药回去熬着喝就可以了。我开的是7天的量,7天后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再调整。”
“膏方一定要根据不同病情‘量身定制’,切忌一方多人服用。”俞翔介绍,一般是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调羹含化或用温开水化服,以空腹服用为佳。因为此时胃肠空虚,吸收力强,且不受食物干扰,药物易发挥作用。俞翔提醒,服用膏方期间,若遇感冒、发热或严重咳嗽、积滞、消化不良等应暂停服用。应忌生冷、油腻、辛辣、不易消化及有较强刺激的食物。此外,含有人参的膏方忌食萝卜;含有首乌的膏方要忌猪、羊血及铁剂。
“其实我们就像裁缝,开具膏方,有如量体裁衣,这件‘衣服’最后做出来是否合身,全看医生本事。”俞翔说,膏方的加工特别讲究,药材要地道,煎煮时要根据药物不同性质,把握好煎煮时间的长短。入胶时要认真掌握火候,加糖加蜜前要先炼糖、炼蜜,炼糖、炼蜜要掌握好火候,收膏时更要把握好老嫩程度;太嫩不宜贮存,太老则不便服用。因此,都是资深的专业药师才能煎膏。
俞翔介绍,煎熬一份膏方要经过9道工序。根据方子将药材配好后交由膏方加工组淘洗,淘洗干净后,于当天晚上浸泡12小时。第二天的工序是提取,即把浸泡好的药材煎煮两次,把两次煎熬出来的药液合并,过滤后,冷却沉淀。第三天把沉淀好的药液进行过滤,经过浓缩后,再过滤,加入炼蜜、炼糖,最后再收膏,第四天即可取膏子了。
(来源:2023年11月1日 《京江晚报》06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