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刀口渗液困扰患者
返聘医生自制“爱心药袋”解难题
一名退休返聘的妇科专家,亲自为患者缝制药袋,装上按特定比例配置的药粉,敷于渗液伤口,数天后就能见效。5年来,因为这个小小药袋受益的患者,无不交口称赞,“中医院有一名会缝爱心药袋的好医生”。
昨天,记者来到市中医院。六病区护士站的台面上,摆放着一个三层便民盒,拉开第二层,记者看到了十多个“爱心药袋”。这些白色的小布袋约莫成人手掌大小,袋上爬着不少针脚。看上去再普通不过。这些小布袋究竟凭借什么神奇效用,能受到患者一致好评?
该病区护士长王明霞拿起一个药袋,颇有感触:“这些袋子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一针一线都凝聚着沈菊珍主任对患者的一片爱心。”她告诉记者,对于体态偏胖、血糖偏高的患者来说,开腹手术后,由于脂肪液化,很容易出现伤口渗液,造成感染,影响愈合。该科引进的专家,65岁的沈菊珍利用休息时间,在家中用缝纫机自制了这种小布袋,并将大黄、芝硝粉等按比例配置,装入袋中,敷于患者伤口,每日更换,收到明显效果。
之前,有一名身高1.6米,体重75公斤的患者,在该院进行“子宫全切+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第三天,王明霞在巡查护理,为她更换碘伏纱布时,发现患者伤口周围有不少渗液,若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感染。王明霞立即按照沈菊珍教授的方法,取来药袋和药粉,装好后,敷于伤口,第二天复查时,患者渗液明显减少,伤口周围皮肤也恢复干燥。
随着受益的患者的增多,“爱心药袋”不仅逐渐成为市中医院六病区的一大特色,也被患者视为该院从细微处入手,想患者所想的一个缩影。 (摘自京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