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中医院
 
浅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作者:镇江市中医院】 【发布时间:2016-01-27 00:00】 【阅读次数:1364】
 

浅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市中医院 外科副主任医师:陈军

  一些有长期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病史的中老年人,比较容易诱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该病程度受病情进展速度、侧支血管循环的多寡、个体耐受力等多种因素影响。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患者往往不会给予重视。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特征性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另外,酸痛的部位与血管病变的位置存在相关性。病变若进一步发展,会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在动脉硬化闭塞症基础上继发急性血栓形成时,可导致症状突然加重。

  如何检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医院检查方面,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常用筛查手段,可见动脉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闭塞等,该方法无创、方便且花费较低;CT血管成像可清楚显示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明确诊断后,可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帮助,不足之处是由于需使用含碘造影剂,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磁共振血管成像,亦可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提供明确的影像学诊断,优点是无需使用含碘造影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金标准”,能确切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循环情况,延迟现象可评价远端流出道情况。在有条件的医院,可在造影的同时行血管腔内治疗。

  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整体看待和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等,并积极诊治可能伴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在医生指导下加强锻炼,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并注意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烫伤等。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中期患者。

  手术治疗目的是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

  中医治疗根据发病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法则。早期或恢复阶段治法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若活动后或小腿下垂时颜色变深,患肢持续性胀痛,活动时症状加剧,此阶段的治疗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主;若溃疡继发感染者行走时酸胀、沉重、乏力、足部潮红或紫红肿胀,局部红肿热痛,压痛明显,且此阶段有溃疡和坏疽,疼痛加重甚至彻夜不眠,治疗以清热祛湿为主,佐以活血化瘀;严重坏疽伴继发感染者,局部坏疽、溃烂、发红、灼热、肿胀、多脓、具有恶臭,患肢剧烈疼痛,昼轻夜重,甚至双手抱足,彻夜不眠,喜凉怕热,以清热解毒,去邪扶正为主,佐以活血通络;若病久气血耗伤,患肢肌肉明显萎缩,皮肤干燥脱屑,毛发稀少,趾甲干燥肥厚,变形且脆,创口经久不愈,肉芽暗红或淡红,脓液稀少,则需以补气养血为主,佐以活血通脉。 (摘自京江晚报)